怨恨、愤怒就像你自己吃了毒药,却希望别人去“死”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化解怨恨和愤怒?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怨恨?
怨恨是因为某些原因,你心里充满了强烈的不满或者仇恨,有可能是针对某一个人,或者针对曾经的经历,甚至是针对自己,这种情绪是潜藏在心中隐忍未发的恨或者愤怒。
因此,怨恨的人活得很痛苦,也活得很累。
怨恨深藏在心里面,代表着这个事件还没有完结,还有些事情必须要被处理,或者必须要面对,有些人还需要为此事付出代价。
其实一个人在人生当中的仇人并不多,在个案当中我们会发现最容易被怨恨的人,其实是父母、伴侣。
有人怨恨父母,因为他们曾经责怪他,埋怨他,对他不够好;有人怨恨伴侣,因为伴侣曾经背叛过他,抛弃过他,等等。
其次才是那些在心理上、生理上伤害过他的人。

有时候我们怨恨别人,是因为觉得我们变成这样是拜对方所赐,错误在别人身上而不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你们没钱供我读书,我会是这个样子吗?”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纵容,我现在会混得那么差吗?”
“如果不是因为你不赏识我,我会升职升不上去吗?”
“如果不是因为你背叛了我,抛弃了我,我的家庭至于是这个样子吗?”
……
怨恨的人心里往往携带了很强的愤怒,怨是埋怨、责 怪;恨是憎恨;怒是愤怒。
而怨伤脾、恨伤心、怒伤肝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其实怨恨、愤怒就像你自己吃了毒药,但是你却希望别人能够去“死”。
你觉得有其他人需要为此事而负责任,但是怨恨的情绪是谁担着呢?是你担着。
你虽然恨对方,甚至希望对方去“死”,但是你却是那个承受苦痛和“毒药”的人。
更麻烦的是,长期的怨恨,会变成一种细胞莫名的快感和上瘾。并不是只有快乐会上瘾,其实身体对痛苦也会上瘾。
有的人在发牢骚、埋怨、宣泄的时候,会有种莫名的畅快感。这是因为他的神经细胞已经太熟悉、太习惯了怨恨的情绪,以致执着于此。
一个咨询个案是这样的。某女士和老公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内心非常恨他一再地背叛自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和他吵完架,这位妻子又有一种很畅快的感觉。
我告诉她:其实背叛是你招来的。在你的内在里面,你一直很期望有一种反击。这种反击就是说:你看,原来是你对不起我。
吸引别人的背叛在潜意识里有一个很深的好处,那就是是别人背叛你的,你不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付出代价,不再需要维护这个关系了。
这是一种很隐性的报复。
你隐约觉得这个关系肯定会出问题,果然出问题了,你就可以很畅快淋漓地去发泄,所以那时候会有一种很深的放松。

但我们要警惕这种情绪对你的吸引。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有能量的,也是有指数的。我们在前面讲过美国精神科医师大卫 ·霍金斯博士的情绪能量指数。
例如,平和的指数是600,喜悦的指数是540,宽容、原谅的指数是350。而愤怒、仇恨的指数是150,恐惧、焦虑的指数是100,罪恶、内疚的指数是30,羞愧、耻辱的指数是20。
指数越低,并不是说情绪的威力越小,而是说这种情绪对你而言破坏会更大。
严重的负向情绪积累过多以后,会形成情绪黑洞,就是情绪能量的一种旋涡。
什么是黑洞?它和太空中的黑洞一样,会吞食经过的一切东西,包括天体物质。情绪黑洞也是一样。当你的负向的情绪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情绪黑洞。
情绪黑洞的特征我也讲过,一是它爆发得极其激烈,二是它不惜任何的代价,你会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又会追悔不已。
情绪就像一座火山,就像扑面而来的海浪,一下子就把你吞没掉了。这就是情绪黑洞。
所以,有的人吵架、生气的时候,会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来劲。
悲伤也是一样,越说越悲伤,甚至想要去死。所以,当你在情绪黑洞里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很紧张而又兴奋的。
但同时如果你经常经历这样的状态,其实你的身体细胞已经熟悉、适应了这样的状态。
虽然头脑不愿意,但是你的身体频繁地想要说: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因为这会带给你一种舒服的畅快感。
所以我们要留意我们自己的情绪能量,要留意我们自己的情绪能量的状态,要看一看我们每天浸泡在怎样的能量里。

最近有个人跟我说,他被相处还不错的熟人言语攻击了,考虑到日后的相处,他当时隐忍不发,事后也装作一团和气,但他心里其实并没有释怀,经常想起这件事就心潮澎湃,觉得这个人太过分了,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还要言语攻击,自己碍于情面竟然没法反驳。
每当想到这里他甚至会气得发抖,长时间陷在情绪旋涡里不能自拔,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我该怎么找机会治他,但又不至于搞得太难看。”
会长时间气得发抖,说明他已经掉在怨恨情绪里面,而且这个情绪的能量已经过载了,这种带毒的能量已经开始侵害他的身体。
那么应该怎么样去处理呢?
我们太想要捍卫自己了,于是把别人的行为解读成欺负自己。
这时我们可以做宽恕他人和自己的冥想练习,用引爆释放的方法去释放那种受委屈、被欺负的感觉。
愤怒的背后,是委屈悲伤,想要哭,但自己又不愿承认、面对、释放这种悲伤和软弱,只能用很强硬的愤怒来表达。
他需要先释放自己的软弱和脆弱,再去做宽恕他人的练习。
我们要明白,你之所以能够原谅别人,放下仇恨,首先是因为这些仇恨对你现在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只会让你更加痛苦。
不光是对身体上的,也是对心理上的。我们想让自己自由,让自己解脱,所以选择了宽恕。
第二,我们需要看见,每一个人其实都没有真正的自由。
在你的生命当中,总会有人爱你,有人不喜欢你;有人给予你,有人剥夺你;总会有跟你合得来的人,也有跟你合不来的人。
他做的事情有可能伤害到你,但是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他有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心理阴影,自己的心理创伤,自己的情绪模式,自己的情绪黑洞。
每一个人原来都是不完美的,没有一个人是圣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你要允许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甚至伤害过你的人存在。
宽恕并不意味着别人做的是对的,而是我不想为这个事件做什么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你曾经伤害了我,或者我曾经对此不满意,但事情已经过去了。
所以它意味着一种自由,而不是压制。让你的人生沉浸在愤怒和怨恨里,并没有什么好处。

有一个来访者说他很讨厌他的父母,因为他们逼迫自己选择了他不喜欢的专业。
既然对父母有怨恨,他当然也不会好好读这个专业。出于报复,他选择堕落,选择玩乐,把时间都浪费了。
等到一天他突然醒悟过来,非常后悔:“我干吗要用毁掉自己来表达对父母的怨恨呢?”
当你携带怨恨的时候,你总会用一种方式去平衡这个怨恨,总是用一种方式去表达怨恨。
所以受苦的人肯定是你自己。
还有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台湾大学的教授,有一天在公园里被一个瘾君子无缘无故杀害了。
教授的太太赶来后很悲伤,现场有记者问她有什么感受?
结果这位教授太太的回答出乎人的意料,她说她会原谅那个杀人犯,因为那个杀人犯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这个故事很多人难以理解,我们并不期待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状态,它只是给你做一个参考而已。
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让你明白,如果你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一件事情,很多事情是可以化解的,是可以放下的。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高度,如果真的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是歹徒受到惩治和惩罚,让这个事件得以完结。然后我们可以选择放下。

在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中,有一个古老的伊迈特·福克斯 (Emmet Fox) 的实验让自己缓解怨恨:
你可以先闭上眼睛,想象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剧场,剧场有追光灯照着。
你看着聚光灯照在他的身上,在他的身上仿佛发生了一些好的事情,他很开心,非常快乐。
你可以想象你怨恨的那个人站在聚光灯前,整个剧场里只有他一个演员。
让这个场景持续几分钟,然后慢慢地隐退……
第二个场景,你感觉自己站在聚光灯前,剧场也只有你。
现在你走上了舞台,你在聚光灯下看见在你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好的事情,你看见你自己笑了,也很高兴。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同时去感知那个你怨恨的人也很开心,而你也很开心。

这个练习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宇宙很大,可以容下我们所有的人。
当然,有的时候你要宽恕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那些人对你做了很多的伤害、剥夺或者暴力。你可以增加一个步骤,那就是交还责任。
你可以闭上眼睛,安静地坐着,去想一想:
谁是那个最难被宽恕的人?
谁是那个你最憎恨的人?
你想让他们做什么样的事才能得到你的宽恕?
你想让他们遭受多长时间的痛苦,或者向你忏悔多少时间?
你想让他们受到怎样的惩罚、怎样的对待?
在你的心里有可能想让他们受到斥责、鞭打,想让他们苦苦哀求你。
想象他们确实受到了这样的对待,想象他们确实那么做了,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
然后你可以和他说,
“现在我把这个事件的责任、痛苦和罪恶都交还给你。这属于你,你有资格承担它。
现在我愿意宽恕你,我决定放下过去的怨恨和愤怒。”
如果你还对他有其他的情绪,你可以继续跟他讲:
“我决定放下过去的情绪。我决定放下心里的重担,让它完结。
因为你已经承担了你所应该承担的,而我把属于你的痛苦留给你。现在我选择完结。”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怨恨?
怨恨是因为某些原因,你心里充满了强烈的不满或者仇恨,有可能是针对某一个人,或者针对曾经的经历,甚至是针对自己,这种情绪是潜藏在心中隐忍未发的恨或者愤怒。
因此,怨恨的人活得很痛苦,也活得很累。
怨恨深藏在心里面,代表着这个事件还没有完结,还有些事情必须要被处理,或者必须要面对,有些人还需要为此事付出代价。
其实一个人在人生当中的仇人并不多,在个案当中我们会发现最容易被怨恨的人,其实是父母、伴侣。
有人怨恨父母,因为他们曾经责怪他,埋怨他,对他不够好;有人怨恨伴侣,因为伴侣曾经背叛过他,抛弃过他,等等。
其次才是那些在心理上、生理上伤害过他的人。
有时候我们怨恨别人,是因为觉得我们变成这样是拜对方所赐,错误在别人身上而不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你们没钱供我读书,我会是这个样子吗?”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纵容,我现在会混得那么差吗?”
“如果不是因为你不赏识我,我会升职升不上去吗?”
“如果不是因为你背叛了我,抛弃了我,我的家庭至于是这个样子吗?”
……
怨恨的人心里往往携带了很强的愤怒,怨是埋怨、责 怪;恨是憎恨;怒是愤怒。
而怨伤脾、恨伤心、怒伤肝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其实怨恨、愤怒就像你自己吃了毒药,但是你却希望别人能够去“死”。
你觉得有其他人需要为此事而负责任,但是怨恨的情绪是谁担着呢?是你担着。
你虽然恨对方,甚至希望对方去“死”,但是你却是那个承受苦痛和“毒药”的人。
更麻烦的是,长期的怨恨,会变成一种细胞莫名的快感和上瘾。并不是只有快乐会上瘾,其实身体对痛苦也会上瘾。
有的人在发牢骚、埋怨、宣泄的时候,会有种莫名的畅快感。这是因为他的神经细胞已经太熟悉、太习惯了怨恨的情绪,以致执着于此。
一个咨询个案是这样的。某女士和老公发生了巨大的矛盾,内心非常恨他一再地背叛自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和他吵完架,这位妻子又有一种很畅快的感觉。
我告诉她:其实背叛是你招来的。在你的内在里面,你一直很期望有一种反击。这种反击就是说:你看,原来是你对不起我。
吸引别人的背叛在潜意识里有一个很深的好处,那就是是别人背叛你的,你不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付出代价,不再需要维护这个关系了。
这是一种很隐性的报复。
你隐约觉得这个关系肯定会出问题,果然出问题了,你就可以很畅快淋漓地去发泄,所以那时候会有一种很深的放松。
但我们要警惕这种情绪对你的吸引。
其实,每一种情绪都是有能量的,也是有指数的。我们在前面讲过美国精神科医师大卫 ·霍金斯博士的情绪能量指数。
例如,平和的指数是600,喜悦的指数是540,宽容、原谅的指数是350。而愤怒、仇恨的指数是150,恐惧、焦虑的指数是100,罪恶、内疚的指数是30,羞愧、耻辱的指数是20。
指数越低,并不是说情绪的威力越小,而是说这种情绪对你而言破坏会更大。
严重的负向情绪积累过多以后,会形成情绪黑洞,就是情绪能量的一种旋涡。
什么是黑洞?它和太空中的黑洞一样,会吞食经过的一切东西,包括天体物质。情绪黑洞也是一样。当你的负向的情绪到达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情绪黑洞。
情绪黑洞的特征我也讲过,一是它爆发得极其激烈,二是它不惜任何的代价,你会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又会追悔不已。
情绪就像一座火山,就像扑面而来的海浪,一下子就把你吞没掉了。这就是情绪黑洞。
所以,有的人吵架、生气的时候,会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来劲。
悲伤也是一样,越说越悲伤,甚至想要去死。所以,当你在情绪黑洞里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很紧张而又兴奋的。
但同时如果你经常经历这样的状态,其实你的身体细胞已经熟悉、适应了这样的状态。
虽然头脑不愿意,但是你的身体频繁地想要说: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因为这会带给你一种舒服的畅快感。
所以我们要留意我们自己的情绪能量,要留意我们自己的情绪能量的状态,要看一看我们每天浸泡在怎样的能量里。
最近有个人跟我说,他被相处还不错的熟人言语攻击了,考虑到日后的相处,他当时隐忍不发,事后也装作一团和气,但他心里其实并没有释怀,经常想起这件事就心潮澎湃,觉得这个人太过分了,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还要言语攻击,自己碍于情面竟然没法反驳。
每当想到这里他甚至会气得发抖,长时间陷在情绪旋涡里不能自拔,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我该怎么找机会治他,但又不至于搞得太难看。”
会长时间气得发抖,说明他已经掉在怨恨情绪里面,而且这个情绪的能量已经过载了,这种带毒的能量已经开始侵害他的身体。
那么应该怎么样去处理呢?
我们太想要捍卫自己了,于是把别人的行为解读成欺负自己。
这时我们可以做宽恕他人和自己的冥想练习,用引爆释放的方法去释放那种受委屈、被欺负的感觉。
愤怒的背后,是委屈悲伤,想要哭,但自己又不愿承认、面对、释放这种悲伤和软弱,只能用很强硬的愤怒来表达。
他需要先释放自己的软弱和脆弱,再去做宽恕他人的练习。
我们要明白,你之所以能够原谅别人,放下仇恨,首先是因为这些仇恨对你现在而言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只会让你更加痛苦。
不光是对身体上的,也是对心理上的。我们想让自己自由,让自己解脱,所以选择了宽恕。
第二,我们需要看见,每一个人其实都没有真正的自由。
在你的生命当中,总会有人爱你,有人不喜欢你;有人给予你,有人剥夺你;总会有跟你合得来的人,也有跟你合不来的人。
他做的事情有可能伤害到你,但是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他有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原生家庭,自己的心理阴影,自己的心理创伤,自己的情绪模式,自己的情绪黑洞。
每一个人原来都是不完美的,没有一个人是圣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你要允许那些和你不一样的人,甚至伤害过你的人存在。
宽恕并不意味着别人做的是对的,而是我不想为这个事件做什么了,事情已经过去了。你曾经伤害了我,或者我曾经对此不满意,但事情已经过去了。
所以它意味着一种自由,而不是压制。让你的人生沉浸在愤怒和怨恨里,并没有什么好处。
有一个来访者说他很讨厌他的父母,因为他们逼迫自己选择了他不喜欢的专业。
既然对父母有怨恨,他当然也不会好好读这个专业。出于报复,他选择堕落,选择玩乐,把时间都浪费了。
等到一天他突然醒悟过来,非常后悔:“我干吗要用毁掉自己来表达对父母的怨恨呢?”
当你携带怨恨的时候,你总会用一种方式去平衡这个怨恨,总是用一种方式去表达怨恨。
所以受苦的人肯定是你自己。
还有一个故事,一位中国台湾大学的教授,有一天在公园里被一个瘾君子无缘无故杀害了。
教授的太太赶来后很悲伤,现场有记者问她有什么感受?
结果这位教授太太的回答出乎人的意料,她说她会原谅那个杀人犯,因为那个杀人犯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这个故事很多人难以理解,我们并不期待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状态,它只是给你做一个参考而已。
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让你明白,如果你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看一件事情,很多事情是可以化解的,是可以放下的。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都有那么高的高度,如果真的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最起码的要求,是歹徒受到惩治和惩罚,让这个事件得以完结。然后我们可以选择放下。
在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中,有一个古老的伊迈特·福克斯 (Emmet Fox) 的实验让自己缓解怨恨:
你可以先闭上眼睛,想象前面有一个很大的剧场,剧场有追光灯照着。
你看着聚光灯照在他的身上,在他的身上仿佛发生了一些好的事情,他很开心,非常快乐。
你可以想象你怨恨的那个人站在聚光灯前,整个剧场里只有他一个演员。
让这个场景持续几分钟,然后慢慢地隐退……
第二个场景,你感觉自己站在聚光灯前,剧场也只有你。
现在你走上了舞台,你在聚光灯下看见在你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好的事情,你看见你自己笑了,也很高兴。
在这个时候你可以同时去感知那个你怨恨的人也很开心,而你也很开心。
这个练习可以让我们意识到宇宙很大,可以容下我们所有的人。
当然,有的时候你要宽恕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那些人对你做了很多的伤害、剥夺或者暴力。你可以增加一个步骤,那就是交还责任。
你可以闭上眼睛,安静地坐着,去想一想:
谁是那个最难被宽恕的人?
谁是那个你最憎恨的人?
你想让他们做什么样的事才能得到你的宽恕?
你想让他们遭受多长时间的痛苦,或者向你忏悔多少时间?
你想让他们受到怎样的惩罚、怎样的对待?
在你的心里有可能想让他们受到斥责、鞭打,想让他们苦苦哀求你。
想象他们确实受到了这样的对待,想象他们确实那么做了,受到了他们应有的惩罚。
然后你可以和他说,
“现在我把这个事件的责任、痛苦和罪恶都交还给你。这属于你,你有资格承担它。
现在我愿意宽恕你,我决定放下过去的怨恨和愤怒。”
如果你还对他有其他的情绪,你可以继续跟他讲:
“我决定放下过去的情绪。我决定放下心里的重担,让它完结。
因为你已经承担了你所应该承担的,而我把属于你的痛苦留给你。现在我选择完结。”
摘自:张德芬空间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