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名由來



  • 一月(Januarius):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神雅努斯
  • 二月(Februarius):名字来自古罗马的节日Februa。
  • 三月(Martius):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战神玛尔斯
  • 四月(Aprilis):名字来自古罗马的词aperire,意思为“开始”,意味着春天开始。
  • 五月(Maius):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土地女神迈亚,或来自拉丁语詞maiores(意为「较年长者」)。
  • 六月(Junius):名字来自古罗马神话的女神朱诺,或来自拉丁语詞「iuniores」(意为「较年轻者」)。
  • 七月(Julius,原名Quintilis):古罗马曆只有10个月,这是第五月,原名是“第五”的意思。由於凱撒在該月出生,经元老院一致通过,将此月改为凱撒的名字“儒略”。
  • 八月(Augustus,原名Sextilis):原名是“第六”的意思。西元前27年8月,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Augustus)稱號。后来羅馬皇帝屋大维是死于此月,元老院将此月改为他的称号“奥古斯都”。
  • 九月(September):拉丁语“第七”的意思。
  • 十月(October):拉丁语“第八”的意思。
  • 十一月(November):拉丁语“第九”的意思。
  • 十二月(December):拉丁语“第十”的意思。

公元前738年古羅馬沿用古希臘曆法,1星期=8日,1個月=33或35日(),1年=10個月=338日,加Intercalaris(27日)=365日。

公元前713年古羅馬曆法,Intercalaris及Mercedinus合併,每兩年1個Intercalaris(22日),再兩年1個Mercedinus(23日),每年=365.25日。

此處所謂的失閏,是調整公元前713年至公元前46年的曆差至365.2455=3日。及至格里曆在公元1582年頒行,明明歲差22日,儒略曆計365.25,是多計12日,但只是删除10日。其原因是要再公元前713年至公元前46年到365.2425=2日。但始終未能以1月1日成為冬至日,原因是公元前46年頒行儒略曆是在Mercedinus後的第一日。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对说方言的疑惑

10 Popular Smaller Boats With Toilets

家庭的温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梁启超

加拿大游客度假指南

2018年赴加旅游人数创新高,中国游客破70万

创造论

釜山济州岛走一场最接地气的旅行

人类历史上最丑恶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