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圣经》 | Vol.8 耶稣神迹:迦拿的婚礼

(约翰福音2:1-11)

迦拿的婚礼
1第三日,在加利利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3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4耶稣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5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 6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7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8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9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 10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11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12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文艺复兴之父乔托用一个建筑剖面来向我们展示了“迦拿的婚礼”这一主题。画面前景右侧的一排白色酒壶是这个场景的标志性物件,一旁的奴仆正将水倒入其中。而在画面左侧,从其头上的光环以及他标志性的长发,我们发现了耶稣,右手正做出祈福的姿态,表明他正在施展神迹。他在身旁的另一位沐浴在光环之下的是他的使徒。画面中间的红衣少女便是这场婚礼的新娘,而在她右侧身着蓝白相间衣服的则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后者正看着首席侍应喝下变出来的酒。

整个画面质朴又不失亲切地表达出了这场神迹的发生,低调的用色、恰到好处的光影组合以及富有特色的建筑剖面描绘给予了画面一种空间感。乔托让《圣经》中的神迹开始降临人间。

维罗内塞以这样一幅史诗巨作描绘了《迦拿的婚礼》这一主题。耶稣在画面稍低处中央,被光环强调着,正展示着他的第一个神迹,将水变成酒。圣经中避免了对婚礼中夫妻身份的叙述,只仅仅强调了神迹本身,也正是如此给了历史上许多艺术家自由发挥的可乘之机,他们通常将这一神迹和凡世生活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这幅画中。

画面中一大群人被描绘,其中有许多知名的艺术家,比如吹着笛子的雅格布·巴萨诺(Jacopo Bassano),拉着小提琴的提香,弹奏中提琴的丁托列托(Tintoretto)以及提香身旁著名的诗人皮埃特罗·阿雷蒂诺(Pietro Aretino)。宾客中同样还包括了当时法国的国王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 I ),奥斯曼帝国的国王苏莱曼一世(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of the Ottoman Empire)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等统治者。维罗内塞将在描绘了一场盛大庆典的同时,同作出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肖像画。

在绘画的风格上,保罗·委罗内塞汲取当时多种极具风格的艺术特点:威尼斯的生动鲜艳的色彩;佛罗伦萨的线条,尤其是其建筑透视;以及矫饰主义对于形体和运动不同寻常的热爱;最后加以并列叙事和高度的短缩法来塑造各式形态各异的角色。维罗内塞创新地将这些元素完美地融合,让矫饰主义展现出了一种时代性。

这副画面中间是圣母玛丽亚,在她左侧的是新娘和新郎福音书作者圣约翰,画家所处的时代通常将新郎鉴定为耶稣的使徒。耶稣则处于画面的右侧。

宾客们在宴会上尽情饮酒作乐,尤其是玛丽亚身后的客人似乎口渴万分,想要将一整罐酒一饮而尽。而面对这一切,耶稣和使徒们反而陷入沉思,冷眼以待。表现了一场灵与肉的对比与反思。

婚礼上的环境被大量的装饰物填充着,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性。耶稣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张龙飞凤舞的挂毯,左侧两位仆人端上喷火的猪头和天鹅。天鹅通常是维纳斯的代表,象征着不纯洁。画面中央新娘的身后也缤纷陈列着装饰品:石柱上的两只石雕恶魔,房间深处柜台上各色形态奇异的花瓶,象征着异教。而柜台旁的陌生的人仿佛正在进行着某种仪式。——一切都表明这邪恶已经入侵了房间。

十六世纪弗拉芒德地区的天才画家博什将宗教题材的画作看作一次展示自己奇思妙想的机会。他的画中描绘了各种奇幻物语。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与神性的强烈对撞。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对说方言的疑惑

10 Popular Smaller Boats With Toilets

家庭的温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梁启超

加拿大游客度假指南

2018年赴加旅游人数创新高,中国游客破70万

创造论

釜山济州岛走一场最接地气的旅行

人类历史上最丑恶的一幕